六月的天已经很热了,火辣的太阳晒着大地,一条土路蜿蜒着从远方伸过来,路上有队人在慢吞吞的往前挪,路边的几颗树耷拉着叶子像路上的人一样无精打采。 这些人里男子占了多数,也有几个妇人并几个小孩,他们穿着破旧,身上背着包袱,互相搀扶着往前走。 夏荷走在这一队的最末尾,她背着一个小布包袱,里面装着从家里出来时她娘给收拾的几件衣裳和一些干粮。走了太多的路,包袱上面蒙着厚厚的一层土,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夏荷整个人也是灰扑扑的,一路太多的泥土,加上不时的刮着风,夏荷灰头土脸的完全没有在家时候的利落样子。 今年开春以来雨水特别少,去年种下的麦子,长的一点儿小苗都枯死了,眼看着家里的存粮越来越少,地里的庄稼又不长,夏荷他爹愁的每天苦着一张脸,没个笑模样。不仅是夏荷家这样,夏家村都是这种情况,庄稼人就指着地里的收成过活,靠天吃饭的,夏家村比较偏又靠着山,土地本来就不算肥沃,这一旱就更没了盼头。 村里的老人都说,今年指不定又要饿死多少人,眼看着地里的收成无望,村里就有人商量着要去外面,看看能不能找点活儿做,不求别的,能吃上一口饱饭就算是很好的了。 夏荷考虑了一下,决定跟着村里的人一块出去。她家的境况实在不能算好,有一个弟弟,才五岁,还有个大她一岁的姐姐。不像别人家劳力多,平时也能攒下点粮,夏荷家里主要的劳动力就是她爹,平时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更别说遇上这种大旱的灾年了。 看着爹娘那越皱越紧的眉毛,夏荷便主动和提出要和村里人出去找活做。家里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是情势所迫,家里没有足够的粮,养活不了那么多的孩子,她姐姐已经定了人家,很快就要嫁过去,是肯定不能出去的,所以能出去的只有她。 夏荷劝说家人自己不怕吃苦,什么活都会干,出去做活儿肯定能行的,说不定不仅能吃饱饭,还能赚点钱拿回来贴补家里。一家人想了很久,最后终于同意她出来,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走的前一天晚上,她娘抱着她哭了很久。 夏荷把包袱往肩上拽了拽,跟紧前面人的步子,她小小的身子在队伍里毫不起眼,看起来就像还不到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