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说明什么

回答/著

2024-10-29

书籍简介

在风月禁书的外衣之下,《金瓶梅》其实描绘了一幅晚明时期的底层人物在情欲和物欲中苦苦挣扎的故事。以潘金莲为例。15岁她被亲妈第二次卖给别人,18-24岁她正在床上伺候60岁的张大爷,24岁被迫与短小不精悍的武大郎做夫妻。那本该是女人一生最美好的光景。25岁,她爱上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自己的小叔子武松。但武松却一直都把她当“娘”。从此之后,她的行事风格多有“性决定大脑”的倾向

首章试读

简介:在风月禁书的外衣之下,《金瓶梅》其实描绘了一幅晚明时期的底层人物在情欲和物欲中苦苦挣扎的故事。 以潘金莲为例。 15 岁她被亲妈第二次卖给别人,18-24 岁她正在床上伺候 60 岁的张大爷,24 岁被迫与短小不精悍的武大郎做夫妻。 那本该是女人一生最美好的光景。 25 岁,她爱上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自己的小叔子武松。但武松却一直都把她当“娘”。 从此之后,她的行事风格多有“性决定大脑”的倾向 书名:为什么我看《金瓶梅》会有一种绝望的感觉? 作者:佚名 来源:回答 在风月禁书的外衣之下,《金瓶梅》其实描绘了一幅晚明时期的底层人物在情欲和物欲中苦苦挣扎的故事。 以潘金莲为例。 15 岁她被亲妈第二次卖给别人,18-24 岁她正在床上伺候 60 岁的张大爷,24 岁被迫与短小不精悍的武大郎做夫妻。 那本该是女人一生最美好的光景。 25 岁,她爱上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自己的小叔子武松。但武松却一直都把她当“娘”。 从此之后,她的行事风格多有“性决定大脑”的倾向,最终以悲惨结局收场。 在潘金莲的身上,能感受到一种“众生皆苦”的绝望感——生而为人,我们一点点被这个社会捶打,掉入生活的泥潭中,挣脱不得。 第一个死的人叫潘裁,他是小潘的父亲。他早逝虽惨,却扔给潘家人一个更大的悲剧:挣钱的死了,花钱的都活着呢。 潘家家底薄,一家七口很快到了饥饿的边缘,七双眼睛全是逮什么吃什么的目光。潘妈妈蚂蚁搬家一样,每天典卖家里的东西。后来想今儿卖个大件吧,于是女儿潘六(潘金莲家中排行老六)被卖了。(原文:做娘的度日不过) 买家王招宣是个伟大的收藏家,有人收藏古玩,有人收藏字画,招宣同志负责收藏美女。大概老王不喜欢二手货,所以他的收藏注意从娃娃抓起,看得出潘金莲是个美人胚子(还只是个胚子。原文:自幼生的有些姿色),王招宣收入囊中。 倘若潘金莲长得跟非洲难民儿童似的,王招...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